课题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理科)科目数学学校年级班级授课教师指导教师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纵观全国高考,几乎都是一小题,一大题。虽然近几年难度有所下降,但对学生来说还是难。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 ,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求数列通项公式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数列模块,是高考重难点。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应用公式的能力;2. 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渗透函数、方程的思想。过程与方法: 1. 问题教学法 ------ 用递推关系法求数列通项公式2. 讲练结合 ----- 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数列通项公式的研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识事物规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高三理科普通班,男生26 人,女生 24 人,女生很认真,但太过于定性思维,成绩不太理想!数列通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让他们掌握!作为数列复习中通项公式的第一节课,只要求学生掌握求通项公式的四种基本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题型设置简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归纳方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教法: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法: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递推关系法求数列通项公式教学难点:(1)递推关系法求数列通项公式(2)由前n 项和求数列通项公式时注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