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5 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 小题,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 分.共 15 分)1.江苏省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下列行为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A .分类回收垃圾B.使用太阳能路灯C.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D.直接排放废水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就可以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如:对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加强生活污水处理;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系能源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都是有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解答:解: A、分类回收垃圾,提高物质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故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是新能源,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故不符合题意;C、氢燃料是新能源,无污染,积极推广新能源,可以保护环境,有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故不符合题意;D、直接排放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故符合题意.故选 D.点评:环境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为中考的热点.2.(1 分)( 2015?无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 O B. Al C. Si D. Fe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解答.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所以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故选 A.点评:记住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解答本题关健.3.(1 分)( 2015?无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胆巩研碎B. 海水晒盐C. 蜡烛燃烧D. 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 A、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