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与战略 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下,中国长三角地区面临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和外部需求的减弱,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给安徽等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机遇。2024 年1 月 12 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作为距离东部省份最近的区域之一,连接东中西部的地带,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皖江城市带的批准不仅能促进安徽省的经济进展,也有利于实现中部崛起的新突破,还有利于缩小区域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进展。 一、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外部机遇 (一)政府的意愿 政府是经济进展的推动者,对经济进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徽省一直都在积极加入长三角经济圈,争取参加泛长三角的分工和合作。1990 年 7 月,安徽做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成为全国第一个响应浦东开发的省份。2024 年 3 月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代表团提出了《关于将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确定为国家区域进展战略的建议》。2024 年 5 月,安徽省政协举办了“积极参加泛长三角区域进展分工论坛”。2024 年 10 月,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无疑给安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进展机遇。 (二)区位优势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东与经济发达的苏、浙、沪三省相邻,西与辽阔的鄂 、豫相接,北与资源丰富的山东相连,是沿海地区向西部过度的中间地带。安徽地跨长江、淮河、钱塘江三大流域,境内有陇海线、京沪、京九等多条铁路。水运方面,安徽目前内河运力居全国前列。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 2849 公里。合宁、合武、铜九线 3 条区域性大“动脉”相继落成,形成“123”的态势,合肥至南京 1 小时,至武汉 2 小时,至上海 3 小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2900 公里,居全国 12 位。合肥机场已于北京、上海等 42 个大中城市直航。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三)土地、劳动力优势 安徽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远远低于长三角地区的土地价格。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2024 年安徽总人口为 xxxx 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富余劳动力众多。2024 年安徽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29658 元,而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32736 元。而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