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填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填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一、填空题 1.行政法中最主要的行政主体是行政机关。 2.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3.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 4.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以及再审判决三种。 5.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6.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7.行政责任的追究主体主要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8.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9.《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1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 12.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 13.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包括法定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和受委托的行政机关。 14.代执行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 15.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16.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乡四级。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7.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18.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19.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又称法院的主管范围,是指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 20.行政诉讼原告是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利害关系人。 2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2.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乡四级。 23.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执行力、确定力和拘束力。 24.我国《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 25.被委托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26.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二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是六个月。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