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_第1页
1/5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_第2页
2/5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_第3页
3/5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简介受累静脉局部红肿、疼痛、压痛,皮肤温度高,可触及条索状物。多发生于下肢,常见的原因为静脉曲张。一种良性疾病,但也可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乃至形成肺栓塞。应该在所有怀疑该病时,进行双功能超声检查。若复发性发作并呈游走性,特别是无静脉曲张的病人,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促凝血状态。治疗上应用弹力长袜、制动、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应用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定义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是指中等大小的浅表静脉自限性的血管炎。常表现为浅表静脉的疼痛、压痛、硬结和/ 或红斑。伴随皮肤温度高和红斑常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物。最常发生于下肢的隐静脉及其分支。也出现在上肢、前胸或者颈部静脉,常由于静脉曲张、高凝状态、静脉穿刺插管和给药引起。一般SVT 专指下肢的血栓静脉炎。流行病学SVT 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病理状态,但是其确切的发病率很难正确评估,部分原因是由于本病为良性和自限性疾病,缺乏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Tecumseh社区卫生研究显示, SVT 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男性从三十几岁的每年0.05/1000增高至八十几岁的每年1.8/1000人,而女性分别为0.31/1000和 2.2/1000[1]。大多数研究显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平均年在60 岁以下 [1] 。在中国尚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病因病因诊断取决于本病的发生部位。下肢的SVT ,主要病因仍然是静脉曲张。静脉曲张的局部损伤常为SVT 发生的促发因子。在特发性、游走性或者复发性SVT 或者无静脉曲张时,需要确定是否存在其它的病理状态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白塞氏病和伯格氏病)、恶性肿瘤和易栓状态[1] ,包括:因子V Leiden基因变异、凝血酶原 G202010A基因变异、肝素辅因子2 缺陷、蛋白S 和蛋白 C 缺陷,抗凝血酶 III缺陷、狼疮抗凝物和抗磷脂抗体缺陷、纤溶活性异常、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妊娠、肥胖、长期制动、最近的外科手术、创伤、硬化疗法、静脉血栓栓塞病史、静脉输注低张和高张溶液、使用药物(包括安定、胺碘酮、万古霉素、海洛因)和静脉插管[1] 。对于上肢和颈部的SVT ,主要病因由医源性介入操作如静脉穿刺插管或者静脉注射药物(化疗、吸毒)组成。Mondor’s 病,主要影响胸壁和女性乳房的浅静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特发性的,但是有时与剧烈运动或者创伤有关,在个别情况下,与乳腺癌或者易栓症有关[1] 。病理生理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SVT )最常与促凝血状态相关,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