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论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文化内涵浅论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文化内涵 摘 要:在界定中国传统音乐范畴的基础上,文章对传统音乐的分期、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和西方音乐的对比,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文化内涵:时间型文化是传统音乐单线型旋律构成的基础;天人合一是传统音乐艺术的最高旨趣。 关键词:传统音乐;分期;构成;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XX)04-0206-02 王耀华等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实行本民族固有形式制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1] 传统音乐是和新音乐相对的一个概念,它们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音乐形态特征,而不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如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风行于中国的学堂乐歌,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大多是从西方音乐中借鉴而来,因而这些学堂乐歌作品不是中国传统音乐;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虽然是民族音乐作品,但因其表演形式不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所以也不属于中国传统音乐。反之,像北京琴书、陇剧等剧种和曲种、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等,虽然比学堂乐歌产生晚得多,但由于是采纳中华民族固有的音乐形式制造的,具有中华民族固有的音乐形态特征,故也属于传统音乐的范畴。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制造了辉煌灿烂的传统音乐文化 。对于传统音乐的分期,学术界一般认为大致可分为 3 大历史时期。对此,黄翔鹏先生在《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进展》一文中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对中国传统音乐作型态学的宏观考察,除了从原始人群至新石器时代末期这一段仍待切实讨论外,我认为:历史上经历过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2]P8黄先生并进一步指出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在于社会生活因经济的、政治的原因而发生的剧烈变革。”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近现代考古学的进展无疑为我们在讨论传统音乐方面增添了一双慧眼,使我们在传统音乐的讨论方面如虎添翼,得以一步步深化下去。毋庸置疑,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阶段皆具有鲜亮的时代特征。传统音乐单就体裁形式方面,就有远古时代“三人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