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郭怡含 李德龙 摘要: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自 1997 年启动以来,“三下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与部分大学生态度不端正、一些高校缺乏有序组织、少数地方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有关。对此,各方需不断改进提高,让“三下乡”活动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其思想修养、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一种较受欢迎的形式,目前已趋于成熟并呈现出专业化、高效化的进展趋势。但不可否认,大学生“三下乡”的组织开展中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 一、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三下乡”前期学生准备不充分 准备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思想准备不充分,大部分高校仅把“三下乡”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该项活动在“三全育人”格局中的重要意义,前期对学生缺乏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其次,策划准备不充分,由于临近考试周,大部分学生忙于考试复习,来不及对下乡地点、行程、形式进行充分规划和选择,大多数团队均为临时组建、匆忙选题。学生报名也存在盲目跟风等现象。此外,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也是部分团队存在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对于大一、大二学生而言,所学专业知识有限,学生假如不能根据自身能力和知识进行合理选题,很有可能出现下乡“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学生不仅无法将所学专业与下乡活动有机结合。 2、 “三下乡”人才配置不尽合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人才配置上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人才选拔和人才结构上。人才选拔方面,虽然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热情很高,但由于种种因素,重点队伍的人才选拔大多局限于学生干部中,“三下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学生干部锻炼的集训营,不能达到使广阔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1]人才结构方面,大部分团队的组建专业性不强,大多为朋友之间互相推举,并没有根据团队所需针对性地寻找队员、组建团队。[2]此外,大多数“三下乡”队伍队员均来自同一学校、同一学院或同一年级,队员间知識结构相似。 3、 实践活动缺乏连续性和实效性 放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