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盐河之水哪里来盐河之水哪里来 相裕亭 夏天快过去的时候,中国作协通知我到北戴河“创作之家”去休假。 报到的那天早晨,我在一楼大厅办完入住手续后,一手拿着房卡和一沓子红红绿绿的饭票,一手拉着行李箱往右边宿舍楼里走。门厅平台那儿,迎面看到陕西作家吴文茹(之前我们不认识),四目相对时,她猜到我是某地来的作家,我也看出她是新来的,马上也要住下来。 当时,我们可能没有讲话,相互间只是很友好地笑了笑。但是,就是那一笑,我们就熟了。 回头,到饭厅里吃饭时,我们挺自然地坐在一起。 接下几日,我们吃饭、座谈、海边看风景、院子里学太极,几乎都粘在一起。其中有一天,我们晚饭后坐在当院的核桃树下聊天,说到各自的工作、生活和经历时,她告诉我最早她是学财会的,并说她人生工作的第一站,是在一个乡村储蓄所。上班第一天,一个乡下老奶奶到她的“窗口”存钱,看样子那老奶奶是趕夜路来的,头发上、鞋面上都是露水,坐到她对面时,那老奶奶一边抹着脸上的露水、汗水,一边解着胸前的纽扣儿。原认为她的钱是放在内衣的口袋里。没承想,那老奶奶摸索了半天,弯腰从鞋坑里抠出一沓子纸币递过来。 时年 21 岁的吴文茹,正是一个见花闻香的好年纪,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信心满满地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天,竟然会是去接收一个乡下老奶奶,从鞋坑里抠出来的带有她体温与异味的钱。 那一刻,也就是她闻到,或者说是她感觉到那钱上有脚臭时,她双手捂住嘴巴,跑到卫生间去——吐了。 她讲到这里时,我没问她后面的结果,但我惊讶地告诉她:“这是小说,这个细节,可以写一篇挺不错的小说。” 吴文茹是写诗歌的,她鼓动我说:“你写呀,你写出来给我看。”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当天夜里,我真的就把那个鞋坑里抠钱的细节,写进了一篇小说里,题为《皇票》。背景,被我设置到日伪时期,盐区强制推行那种小猫舌头一样的“黄票票” 。主人公仍然是个老奶奶。让她把“真钱”藏在鞋坑里,便显得顺理成章。 第二天,我把《皇票》发给吴文茹看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我用老瓶子,装了她新酿的美酒。 我跟她打趣说:写“旧事”,必须具备这本事。否则,历史中哪来那么多旧事等着我们后人去写。与此同时,我还跟她讲了另外一件事—— 我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时候,有一位收报纸的乡下老农,在楼道里见到我们就问:“老乡,有报纸卖吗?” 有时,他把我们办公室的门推开一道窄窄的缝,探进半张堆满笑容的脸,问:“老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