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各科重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医基础理论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 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方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10.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能够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能够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见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见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3.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 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17. 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因此任物者为之心”。 20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1.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