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课题:《劳动需要知识》设计者(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李吉)教材分析《劳动需要知识》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的第2课。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掌握了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对人类和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我们今天的努力学习正是为明天社会的建设做准备。教科书通过列举科技发明创造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科技的力量,认识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及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通过调查访问、讨论交流等活动,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对知识的需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自觉性。最后的“志愿者”活动与学生的理想及现实相联系,旨在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劳动需要知识。只有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2、具备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自觉性。教学重难点懂得劳动需要知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教具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明,了解它们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基础教案个性设计(过程步骤)教学过程:一、观看短剧,形成认识1、引入: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或听到这样的事。两个学生表演短剧:A找B去打球,而B正在做习题,就想请A一起讨论几个题目后再出去。A不耐烦地说:“学这么多干嘛呀,又不能当饭吃”。B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以后的工作可少不了知识啊!”A满不在乎地说:“没有知识又怎样,只要我有力气,长大后可以去打工,照样赚钱。”说着,A就拍着球离开了。2、看了这件事,你想说什么?想对A说些什么?3、小结。4、出示题目:“劳动需要知识”(过程步骤)板书:劳动需要知识二、学习故事,激发崇敬之情1、伟大的发明创造有的是科学家个人的杰作,有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学生阅读课文第62页。(2)教师:袁隆平为国家、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3)教师:诸如袁隆平这样的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与我们的幸福生活有哪些联系?2、出示资料,猜猜他是谁?他是美国人。他理想是把世界引向未来时速之路。他的绰号是“电脑神童”、“左撇子”。他是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他认为“螺旋桨头脑”和“达尔文式”管理是运作微软最有效的手段,数据神经系统是未来管理的必然模式。(1)出示比尔·盖茨的照片。学生阅读书本第63页文章。(2)教师:你家有电脑吗?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和乐趣?(3)小组合作讨论:你知道计算机的发明及软件的开发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4)教师补充介绍我国在计算机领域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讲述他们的创业经历。三、召开发布会,体会科技发明带来的变化1、出示图片:无纸化办公、现代化办公、大型物流基地、超市里现代化的家电……教师:看到这些,联想我们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2、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进步带来了许多发明创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3、想一想,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有哪些?召开一个科技发明创造发布会。(1)学生读一读课文中例举的部分发明创造及其给人类带来的深远影响,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体会。(2)教师: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发明,它们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四、展开讨论,了解身边的变化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与从前相比,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和劳动用具也都发生了变化。课前,请同学们做了调查,现在分小组上台来为大家介绍。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将来可能还会有哪些变化呢?)以前现在将来手工捕鱼机械化捕鱼手工收割机械化收割人工饲养家禽、家畜机械化饲养…………2、小结: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科技的发明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他们是人类的骄傲!板书设计劳动需要知识知识改变生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软件巨子”——比尔·盖茨教学反思教学资源:1、二十世纪重要发明创造历史是人类创造的,20世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