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 一、小组合作目标: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学习和工作任务,都越来越多地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既是班级行政管理小组,又是学生学习管理小组。建设好班级“合作学习小组”,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打造竞争平台,优化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从而构建“高效”课堂、自主和谐进取的班级与校园。 学习小组要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有效学习和才能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体探索和小组的集体探索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如下的探索和实践。 二、合作小组的组建: 1 .小组划分 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小组划分。每个小组由一名尖子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学困生组成,同时兼顾性别、视力、身高、特长等,合作小组之间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本班学生共有 3 8 人, 分为 7 个 4 人小组和2个 5 人小组。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异质又为全班个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 .座位排号 每个小组的序号划分,由座位来定。1 号与4 号同位,3 号与2 号同位。 如: 2 3 4 1 这样的划分序号方式,看似无章,其实老师对学生的工作能力能力及学习水平了解得很深刻,对于哪个孩子做什么位置,哪个孩子应该做记号,早已心中有数。但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好差之分,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合作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 组内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人主义,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 (1 )1 号组长: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联系,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上传下达,下达上报的作用。负责本组的学习情况,检查组员作业完成情况(生字的识记、课文的背诵),上课协调组员回答问题。 (2 )2 号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包括晨读、午练、路队)及整个小组课前准备情况,课堂纪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