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安全防范与应对安全是社会发展与稳定的根本保证,安全是学校和谐平安的重要前提。从主观上讲,我们都希望学校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从客观上讲,不发生安全事故是不正常,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也是不正常的。如何才能实现“少发生,发生小的”安全事故呢?我认为平时重在防范,一旦发生事故,要从容应对。如何搞好“学校安全防范与应对”呢?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学校安全涉及面宽,关系着每个师生。如何保证校园平安与稳定,建章立制是基础,科学规范是根本。学校应建立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及大型公共聚集场所等校舍的安全管理制度、保安岗位责任制度、保安服务管理制度、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值班备勤等方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集会及大型活动、社会实践、校内实有人员管理、消防管理、疾病防控、食品安全、饮水卫生、校内交通及校用车辆、水电气使用、安全排查、危房报告、危险化学品管理、工程建筑、特种设备、社团活动、信息报送、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二、落实安全责任安全责任的落实是校园平安的重要措施,建立安全责任网络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保障条件。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安全负责,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是校园安全第二责任人,各班科教师是班级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学生监护人是校外安全直接责任人。 各部门负责分别就校舍 (设备设施)、2交通、消防、卫生、治安、信访稳定、网络信息、教学、安全教育等安全具体工作负责。学校每年与教师、分块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家长签订校外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同时,严格安全责任考核,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坚决逗硬奖惩,增强教职工安全责任意识。三、强化安全教育校园安全防范重点在于提高师生安全法制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安全教育是提高师生安全意识的必要手段。安全教育要有的放矢,结合校情和季节特点,利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生产月、班队主题活动等,采取办专栏、广播、讲座、集中教育、知识竞赛、国旗下讲话、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要制度化, 各班每周必须安排一次, 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记录。农村学校安全教育重点围绕防溺水、防火(森林、用电等)、交通(乘坐非客运车船)、防自然灾害(雷电、山洪、泥石流等)、防食物中毒、防暑、防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