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仔细学习贯彻全国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XX-22)、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老师和校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以创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营造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全面推动优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阳光体育 健康活力 三、参加对象和组别 全县中小学学生。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 四、活动安排 体育节活动分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两大类。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鼓舞广阔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节各项活动,让体育节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促进学校重视体育工作,使学校体育活动制度化、法律规范化。 (一)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 加强管理积极宣传,营造体育运动氛围。 各校成立体育节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体育节活动实施方案”和各项竞赛的规程,确保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同时,利用板报、橱窗、广播、校园网络平台、悬挂横幅等载体进行广泛动员,在校内营造体育运动的氛围。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面启动文体工程。 XX 年,我县将全面启动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并力争在一年试点的基础上,XX 年将我县建设成为浙江省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各校要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统筹安排。开齐开好体艺课程,确保体艺教学质量;仔细排好“第二课表”,确保课外活动时间;重视老师技能培训,确保老师全员参加;落实专项活动经费,确保设备设施到位;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体艺活动实效。 仔细组织广泛动员,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1)每学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田径运动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运动会项目(小学不少于 8 项,中学不少于 1 项)。通过竞赛,提高广阔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发现和培育学生体育活动骨干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2)每学期组织小型体育竞赛不少于 3 次。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小型体育竞赛,融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育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参加率达到 98%以上。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组建各类体育社团,尽可能让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