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大多因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烧伤等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又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骨软骨炎,或股骨头扁平症。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分期 目前使用较多的三种方法为 Ficat 分期、Steinberg 分期与 ARCO 分期。 一、Ficat 分期 Ficat 等(1 9 8 0 )根据 X 线表现和骨的功能性检查(包括测量股骨转子间髓内压、髓内静脉造影和髓芯活检),提出了完善的四期分期体系。1 9 8 5 年该体系又进行了改良。 0 期:患者无症状,X 线片正常; Ⅰ期:X 线片表现正常,或有轻度弥漫性骨质疏松,患者有疼痛和髋关节活动受限症状,骨的功能性检查可能检测出阳性结果; Ⅱ期:X 线片示广泛的骨质疏松,有骨硬化或囊性变,股骨头的轮廓正常,髓芯活检有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临床症状明显; Ⅲ期:X 线片示股骨头内硬化、囊变,股骨头塌陷,有新月征,关节间隙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加重; Ⅳ期:骨关节炎期,X 片示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临床症状疼痛明显,髋关节各向活动明显受限。 二、综合分期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方法较多,70 年代 Ficat 提出成人股骨坏死的四期分法,Marcu s 也提出四期六型分期法,但多局限于临床症状和 X 线改变,对于早期诊断有一定局限性。我们根据长期临床观察总结,以临床、X 线片、CT、ECT、MRI 为依据,提出综合分期法,此法能早期发现可疑病例,并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对疾病预后的估计。 Ⅰ期:临床表现,髋膝关节进行性疼痛,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 线表现,股骨头外观正常,软骨、骨小梁结构稍模糊,或呈斑点状骨质疏松,CT、股骨头中部骨小梁轻度增粗,呈星状结构,向股骨头软同部放射状或伪足样分支排列,软骨下区可见部分小的囊性改变,ECT 有早期浓集,动脉血供低,MRI 示低信号,异常改变。 Ⅱ期:髋关节疼痛为主,外展内旋轻度受限,X 线表现为软骨下囊性变,骨组织有破坏与疏松交织现象,也可见软骨区半月形透亮区,称为"新月征",CT 下可见头下骨髓腔部分骨小梁硬化改变。软肌下骨髓腕部分骨小梁硬化改变。软骨下骨髓腔内0.5cm 以上囊性变,ECT 表现为静息相呈大块"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