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项饮用水常规指标卫生学意义(泉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随着环境污染的恶化,公众的饮用水安全正受到全面威胁。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尤其是水中重金属、氯仿和亚硝酸盐等成份)长期过量摄入,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疾病 80%与水有关。天然的水是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液体。我们评价一个水样,首先就是看水的感官性质。如果水的颜色不正常,通常有几种情况。水呈现黄色、混浊并有腥臭味,可能是粪便污染。水呈现红色并有铁锈味,可能是含铁过高。水呈黑褐色并有恶臭,可能是有机化工废水污染。一般来说,水源水通过市政自来水厂的处理(混凝、沉淀、吸附作用),可以改变水的物理性状,但不能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来源超标危害监测意义标准限值一、微生物指标1、总大肠菌群(MPN/100mL) 主要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粪便,还可能来自植物和土壤。总大肠菌群是评价饮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可以指示肠道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但它不是专一的菌属。如果在水样中检出大肠菌群,则应再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以证明水体是否已经受到粪便污染;如果水样中没有检出总大肠菌群,就不必再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2、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MPN/100mL) 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是水质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菌,指示有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危险。不得检出3、大肠埃希氏菌不得检出4、菌落总数(细菌总数)水中菌落总数可以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指标,说明水体已受污染,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和该水体传播传染病的风险程度。100cfu/mL 二、毒理指标1、砷主要存在地下水, 来自冶炼废水、 矿物溶出。IARC确认致癌物质,重要的污染物,筛选水源时十分重要指标。砷通过饮食或皮肤暴露进入体内,如摄入量大于排泄量, 则在肝、 肾、 骨骼等部位积蓄,尤其在毛发和指甲中。慢性砷中毒,有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砷也有致癌作用。一些国家报导饮水中砷含量过高,长期饮用引起皮肤癌发病率增高。0.01 mg/L2、镉使用化肥,工业污水,镀锌管中锌的杂质和焊料及某些金属配件。动物肾、肝含量增加人体的镉中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与呼吸道摄取被镉污染的水、食物、空气而引起的。据报道,当水中镉超过0.2mg/L 时,居民长期饮水和从食物中摄取含镉物质,可引起“骨痛病” 。 进入人体和温血动物的镉,主要累积在肝、肾、胰腺、甲状腺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