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谈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常效机制的建立建筑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即 人 与 物 两大系列运动轨迹的交叉接触而引起的损害。建筑企业有别于其它工业企业,其生产特点体现在产品生产的不固定性,形式的多样性,人员、材料、设备的流动性,且露天作业多,交叉作业频繁,这一切决定了项目生产要素动态管理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从而导致安全隐患大量随机存在。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组织与实施,既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别性,要改变过去的安全生产从集中整治向法律规范化、常常化、制度化转变,必须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常效机制。 一、安全生产管理必须高起点,严要求,通过法律规范管理来促进标准化管理,由标准化管理来抓好常常化管理。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应涵盖机构建设、综合管理、责任制落实、宣传教育、隐患管理、专项整治、事故控制与事故管理等八项内容,其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有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围绕目标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执行制度的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 二、建筑企业安全管理,项目是基层,现场是基础,应通过抓好项目,管住现场来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 工程项目安全控制应严格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法律规范》GB/T50326-2001 的要求确定施工安全目标,编制安全保证计划,并确保安全保证计划的实施、验证与持续改进。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来仔细组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以点带面,大力推行安全生产岗位和作业标准建设,树立安全生产示范项目。同时应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这是建筑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更是引导和监督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实现法律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治本措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体系的建立应做到目标明确、机构健全,制度法律规范,保障有力。 三、推行安全教育、培训备案制,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认识,提升各类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完善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与素养教育,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应重点抓好对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基本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在农民工成为建筑业生产主力军的今日,农民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切不可忽视。一线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公司、项目、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其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意识、知识、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