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后感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作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一年多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深刻的凝练,首次提出“三个倡导”,以12个词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在北京大学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为从以下几方面为广大青年学子指明了一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1、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以及坚持怎样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为什么要坚持核心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第1页共12页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3、为什么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4、广大青年怎样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2页共12页习近平同志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代青年应该认同民族文化、坚定价值观自信,用一生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