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 第 1 页 共 33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亮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第 2 页 共 33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第 3 页 共 33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第 4 页 共 33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第 5 页 共 33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 637 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