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一、解剖关系及病理分型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病因尚不明,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龄可发病,40-66 岁常见。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部位与分类常见部位: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包括椎动脉瘤;基底动脉瘤;大脑后动脉瘤形态;大致分为囊状(球形、葫芦形、漏斗形)梭形及壁间动脉瘤。大小分类小型:<0.5cm普通型 0.6-1.5cm大型:1.6-2.5cm局大型 >2.5cm动脉瘤破裂导致颅内出血,引起一系列颅内血肿临床表现国际常采用 HUNT 五级分类法:一级: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二级:头痛较重,颈强直,除动眼神经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症状。三级: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和轻度闹症状。四级:半昏迷、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障碍。五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濒危状态二、手术体位及注意事项2、1 头钉固定平卧位(制动体位)。2、2 手术体位需要用物臀部啫喱垫一块脚踝啫喱垫拖全身约束带头钉头架固定横栏头钉头架 1头钉头架 22、3 床单位的准备:将手术 360°掉头,床头板卸下来。同时按下左右两边的按钮同时向外拖出头板卸掉床头板后固定头钉头架横栏2.3.1检查床单位的性能是否完好,检查电源是否有效,床是否能上下移动;床单干燥平整。2.3.2电凝脚踏、动力系统脚踏放置床头右下方;吸引器放置床头左下方。2.4 体位注意事项2.4.1 制动体位,头部上头钉固定住,病人躯干部位要固定牢靠不可以随意变换体位,必须整床上移或下移,以免对病人局部造成牵拉损伤。在医生的指示下调床,调动床单位前需口头提示医生,停止手术操作准备调床。2.4.2 双腿分开,避免两腿相互接触使用电刀是造成烧伤。2.4.3 神经外科手术时间较长,臀部啫喱垫放置臀部对应的手术床上位置;患者身下左右两侧的中单,从身下像上覆盖患者,再用长的约束带两根分别固定在胸部位置及骨盆位置。2.4.4 平卧位后腘窝下垫膝枕维持正常生理弯曲,保持功能位置已达到舒适体位;脚踝部骨粗隆位置需要使用啫喱垫保护起来;很瘦的病人在腰下腾空的地方垫上适合的体位垫,避免术后腰痛。2.4.5 需要上头钉,患者的肩旁平手术床去掉头板后的床前端的床缘,较肥胖、颈部短的患者颈部科略突出于手术床缘;2.4.6 其他注意事项同脑外普通平卧位三、头钉头架介绍及使用3.1 头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