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实验室废弃物收集的一般办法1、分类收集法。按废弃物的类别性质和状态不同,分门别类收集。2、按量收集法。根据实验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量的多少或浓度高低予以收集。3、相似归类收集法。性质或处理方式、方法等相似的废弃物应收集在一起。4、单独收集法。危险废弃物应予以单独收集处理。二、实验室处理废液的一般原则在证明废弃物已相当稀少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大气或排水沟中;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在害气体或烧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合其裸露在地面上。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三、实验室三废处理方法(一)、废气的处理所有产生废气的实验必须备有吸收或处理装置。如no2,so2,cl2,h2s,hf等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在反应、加热、蒸馏中,不能冷凝的气体,排入通风橱之前,要进行吸收或其他处理,以免污染空气。常用的吸收剂及处理方法如下:1.1、氢氧化钠稀溶液。处理卤素、酸气(如hcl,so2,h2s,hcn等等)、甲醛、酰氯等等。1.2、稀酸(h2so4或hcl)。处理氨气、胺类等等。第1页共12页1.3、浓硫酸。吸收有机物。1.4、活性碳、分子筛等吸附剂。吸收气体、有机物气体。1.5、水。吸收水溶性气体,如氯化氢、氨气等。为避免回吸,处理时用防止回吸的仪器。1.6、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气。如果排出量大,应装上单向阀门,点火燃烧。但要注意,反应体系空气排净以后,再点火。最好,事先用氮气将空气赶走再反应。1.7、较重的不溶於水挥发物。导入水底,使下沉。吸收瓶吸入后再处理。实验室废液可以分别收集进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处理方法:2.1、无机酸类。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2.2、氢氧化钠、氨水: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含氰废液: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在10以上,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3%)溶液,使cn-氧化分解。如含量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2.3、普通简单的废液。如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可直接倒入废液桶中,废液桶尽量不要密封,不能装太满(3/4即可)。2.4、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倒入另一个废液桶内立即封盖,统一处理。废液处理注意事项实验室废液不同于工业废水,实验室废液的成份及数量稳定度低,种类繁多且浓度高。所以,实验室废液处理的危险性也相对增高。有关处理时,一些应注意事项叙述如下:1.充分了解处理的方法: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因其特性而异,任一废液如未能充分了解其处理方法,切勿尝试处理,否则极易发生意外。注意皮肤吸收致毒的废液:第2页共12页大部份的实验室废液触及皮肤仅有轻微的不适,少部分腐蚀性废议会伤害皮肤,有一部份废液则会经由皮肤吸收而致毒,最著名的例子则为高XX县区大树乡造成二人死亡之苯胺废液。会经由皮肤吸收产生剧毒的废液,于搬运或处理时需要特别注意,不可接触皮肤。3.注意毒性气体的产生:实验室废液处理时,如操作不当会有毒性气体产生,最常见者列举如下:(1)氰类与酸混合会产生剧毒的氰酸。(2)漂白水与酸混合会产生剧毒性之氯气或偏次氯酸。(3)硫化物与酸混合会产生剧毒性之硫化物。4.注意爆炸性物质的产生:实验室废液处理时,应完全按照已知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可任意混咱其他废液,否则容易产生爆炸的危险。一些较易产生爆炸危害的混合物列举如下:(1)迭氮化纳与铅或铜的混合。(2)胺类与漂白水的混合。(3)硝酸银与酒精的混合。(4)次氯酸钙与酒精的混合。丙酮再碱性溶液下与氯仿的混合。(6)硝酸与醋酸酐的混合。(7)氧化银、氨水、酒精酸种废液的混合。其他一些极容易产生过氧化物的废液(如。异丙醚),也应特别注意,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