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临床诊疗中的热点问题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治疗的目的是重建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神经功能恢复提供必要的条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随着近年来对胸腰椎骨折的认识和理念的更新,学者们对不同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骨折分型、治疗方式选择及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几个方面对胸腰椎骨折临床诊疗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述评。骨折分型骨折分型是骨科医生判断骨折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依据。自 1930 年 boehler对不同损伤机制导致的胸腰椎骨折进行形态学分析、第一次提出胸腰椎骨折的分型以来,胸腰椎骨折的分型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发展。1.Holdsworth 分型1962 年 Holdsworth 首次提出脊柱「两柱」理论,将脊柱分为前柱和后柱。前柱是脊柱的负重部分,包括椎体、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后柱是脊柱的抗张力部分,主要包括椎板、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认为脊柱稳定性主要依靠整个后柱体系来维持,并首次提出爆裂性骨折的概念。2.Denis 分型1983 年 Denis 提出了脊柱「三柱」理论,强调中柱的生物力学重要性,并按照骨折形态和损伤机制将胸腰椎骨折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屈曲牵张性骨折和骨折脱位 4 大类型。Denis 分型在临床应用中有很高的可信度,但该分型不能包括所有的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类型。McAfee 改进了「三柱」理论,提出中柱骨一韧带复合体破坏的机制,指出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ligamentouscomplex,PLC)是维持脊柱稳定性的重要结构,认为中柱应包括后纵韧带、椎体后1/3 部分和纤维环的后 1/3 部分。同时 McAfee 还提出了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的评价标准,认为出现椎体高度丢失 >50%、后凸角度>20°、关节突关节半脱位、PLC 损伤、骨折块突入椎管内合并不完全神经损伤、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中的任一情况即为不稳定性骨折。3.AO 分型1994 年 Magerl 依据「两柱」理论和损伤机制,根据骨折形态、骨折部位、位移方向、韧带损伤等情况将胸腰椎骨折分为 3 类 9 组 27 型,称为 AO 分型。AO 分型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骨折分类方法,但较为繁琐复杂,可重复性不高,在临床工作中较难掌握。此外,AO 分型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而且仅考虑了骨性结构的损伤,而没有考虑脊柱后方软组织和神经损伤的状态,从而存在一定局限性。2013 年 AO 脊柱内固定学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