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小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情况的报告新城区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总体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制度建设、师德建设、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课题研究等多个方面,联合家长、社区及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化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活动思路,构建制度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德育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骨干班主任及关工委、家长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同时,依据成员职责,又成立了各部门教育活动实施小组,确保教育活动落实。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研讨会,明确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家长、社区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把社会主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力求教育活动有形化、实效化的总体思路。为确保活动落实,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如:在学校管理方面,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开展工作,完善了《依法治校工作制度》、《教师代表大会制度》、《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评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等;在师生工作和生活中,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完善和制定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要点》、《师德讲堂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常规》、《教师常规》、《学生常规》、《雏鹰争章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新城区小学师生文明公约》、《新城区小学师生诚信公约》等。通过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到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师生做到了有章可循。活动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总结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交流教育活动的方法,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遵循教育规律,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法。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师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当先行。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学校制定师德讲堂制度,每月两次集中开展师德讲堂活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背景下,探讨新时期师德要求,率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行动中,为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做出表率。校园内外处处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