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巨人集团的兴衰 一、公司背景 巨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1989 年8 月,史玉柱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将其研制的M -6401 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推向市场,赚进了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1991 年4 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1993 年7 月,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38 个,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 年年初,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同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但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在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老“巨人”的资金链断裂,负债2.5 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巨人集团破产。 二、 老“巨人”的衰弱----内 部 控 制的紊 乱 ( 一) 内 部 环 境 巨人集团有 董 事 会 ,但形 同虚 设 。史玉柱手 下的几 位 副 总 都 没 有股 份 ,在集团讨 论 重 决 策 时 ,他 们 很 少 坚 持 自 己 的意 见 ,他 们 也 无 权干 预 史玉柱的错 误 决 策 。因 此 ,在巨人集团的高层没 有 一种 权 力 制约 ,巨人集团实 行 的是“一个人说 了算 的机 制。另 一方面,权 利 都 集中在史玉柱一人手 中,因 此 ,监 事 会 实 质 上也 无 法 起到 任 何 监 督 和 制衡 的作 用。集团的快 速扩 张 ,资产规 模 的快 速膨 胀 ,也 是的内 部 的管 理 变得浮躁而混乱。同时,巨人集团从几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人员素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都在不断磨合;由于缺乏规范的基础性内部控制,各类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诸如截留、坐支、挪用公款、搞虚假广告等问题屡见不鲜;最终酿成了资金断流、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甚至在危急时刻,“巨不肥”带来的利润还被一些人私分,如此可见,巨人集团的内部环境存在着多大的漏洞。 (二)风险评估 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老“巨人”的债务结构始终处在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在巨人营销最辉煌的时期,每月市场回款可达 3 000 万~5 000 万元。以如此高额的营业额和流动额,完全可以陆续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并逐渐转化为在建项目的分段抵押贷款。但史玉柱一向以零负债为荣,以不求银行为傲。一味指望用保健品的利润积累来盖大厦,这成了巨人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