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八章 虚拟变量回归 引子 男女大学生的消费真的有差异吗?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生家长也很关怀自己的子女上大学究竟要准备多少花费。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发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讨论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学生除了日常生活费开支以外,还有人际交往消费、网络通讯消费、书报消费、衣着类消费、化妆品类消费、电脑类消费、旅游类消费、食品类消费、学习用品类消费、各种考证类等消费。大学生时尚化、个性化消费增多已成为趋势与潮流。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有所不同,专科生、本科生、讨论生的消费结构更有差异。有的记者调查发现,不同年级之间,男女同学之间,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年级越高,消费水平也随之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对自己形象的重视,精神享受的追求、学习的投入、配备手机电脑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同年级的男生的消费高于女生,虽然女生在化妆品、衣服饰品方面的投入明显高于男生。然而时代在变,对美的追求已不再限于女生,男生对于个人形象、装扮也已慢慢重视起来。此外男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女生投入了更多的"本钱"。请客吃饭、朋友聚会、节日送礼已不再罕见。所谓的"人情消费"已从社会向校园中扩张蔓延,而在乎"面子"的男同胞已成为追随这一潮流的"先驱"。高年级女生对于吃饭的投入相对较少,而在化妆品、服饰、零食方面的投入却增长不少。(注:来源于 Solie 教育网、网易教育频道、新华网等)为了讨论男女大学生、不同层次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否有差异,需要将这些定性的因素引入计量模型,怎样才能在模型中有效地表示这些定性因素的作用呢?第一节 虚拟变量一、虚拟变量的基本概念在前面的分析中,被解释变量主要受到一些可以直接度量的变量影响,如收入、产出、商品需求量、价格、成本、资金、人数等。但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被解释变量变动的因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素,除了这些可以直接获得实际观测数据的定量变量外,还包括一些本质上为定性因素(或称属性因素)的影响,例如性别、种族、肤色、职业、季节、文化程度、战争、自然灾害、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等因素。在实际经济分析中,这些定性变量有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例如,讨论某个企业的销售水平,产业部门(制造业、零售业)、所有制(私营、非私营)、地理位置(东、中、西部)、管理者素养的高低等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