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孩子们只喜爱玩游戏 学生常常会问老师:“老师,我们下一节电脑课学习什么?我们想玩一下游戏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头头是道地讲解基础知识或操作要领,一部分孩子却在座位上偷偷地玩游戏。 【分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具有一定冒险性、刺激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游戏,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天性。另一方面,一些孩子在平常生活和紧张学习中较少感受成功的快乐,游戏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一味禁止孩子玩游戏,他们会上演“猫与老鼠”的游戏对付你,而且可能扼杀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应对策略】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索性把它引进信息技术课堂。 1.寓学习于游戏之中 只要有心,我们便能发现对电脑的许多基本操作完全能够通过玩游戏逐渐熟练起来,而且与传统的教与学比较,这种方法效果好得多。如学习鼠标、键盘的操作,我就让孩子们玩拼图、两位数加减法、赛车、魔王迷宫、绿娃传奇等富有童趣的游戏。这些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在忘情地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鼠标的单击、双击和移动、拖动等操作,把指法也练熟了。特别是其中有些游戏巧妙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和关卡,这会激励孩子去尝试使用键盘上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移动键、退格键及 Esc、F1等功能键,并大胆操作,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些功能键的基本作用。要是仅凭老师讲解、示范,让孩子们模仿操作,不但较难理解,单调的模仿也会使他们兴味索然。 2.把游戏作为孩子们的奖品 既然孩子们是那样地热爱游戏,不妨把游戏当作奖品,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学习信息技术。我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健康的、益智的游戏,如五子棋、推箱子、绿娃传奇等,把它们作为奖品奖给课堂学习表现优良、取得成功的孩子,或有进步的孩子。每一节课,我都会布置一些任务,完成任务出色的孩子,剩余时间就由他自由安排,当然可以玩这些游戏。原来基础较差的孩子完成与其他同学相同的任务往往会力不从心,如果教师对这部分孩子的要求与其他孩子一样,他们就没有玩游戏的希望了。与其让他们“被迫”偷偷地玩,不如适当降低任务要求,只要他们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有了明显的进步,就让他们得到一些玩游戏的时间。对于在学习态度上有进步的孩子,我也适当给予玩游戏的奖励。 问题二:孩子们上课不听讲解 孩子们走进电脑教室,大多会情不自禁地敲敲键盘、摸摸鼠标,要求他们静下来比较难。尤其是上操作课,他们往往自顾自操作,全然不知老师在说什么。轮到他们自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