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工程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 确定施工顺序 一般工程的施工顺序,可归纳如下:“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结构,后围护装饰”;“先土建后设备安装”。但应指 出,由于影响施工顺序的因素很多,所以上述施工顺序只是一般情况下,并非永远不变。 施工顺序的确定,可以解决各工种之间在时间上的搭接,可以充分利用施工空间,可以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可以缩短工期,减少成本。 2、施工阶段划分 2.1.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干扰;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满足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2.2 施工段划分要求:有利于结构整体性、尽量利用伸缩缝或沉降缝,在平面上有变化处以及留槎而不影响质量处;分段应尽量使各段工程量大致相等,以便组织等节奏流水,使施工均衡、连续、有节奏;段数的多少应与主要施工过程相协调,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形成工艺组合;分段的大小应与劳动力组织相适应,有足够的工作面。 3、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3.1、施工测量放线: 3.1.1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整个场地的方格网桩,再根据方格网桩放出场内路中心及路边线,并检查基层标高,在路中心线上除一般每20m 设一中心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对边桩。主要中心桩分别用攀线延长的方法,固定在路旁固定点上。 3.1.2 测设临时水准点于路线两旁固定建筑物上或另设临时水准桩,每隔50m 左右设置一个,不宜过长,以便于施工时就近对地(路)面进行 标高复 核 。 3.1.3 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的场地分块线,要求分块线距井盖及其他公用事业检查井盖的边线至少1m 的距离。 3.1.4 放样为了保证曲线地段中线内外侧车道砼块有较合理的划分,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 3.1.5 所有中心桩和边桩上均高水平划出面层和基层的高程。 3.1.6 放样要求:直线段放出施工图人行道桩号位置,在曲线段放出曲线的起点、顶点、终点的横断面桩号位置。 3.1.7 放样方法:以人行道路为主导测量控制点(线),导线控制平面,导线不与人行道中线重合,根据导线放出中线,直线段用经伟仪测出,并放出曲线上各要素点。 3.1.8 直线上主要控制点有施工图上的起点、终点。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