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_第1页
1/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_第2页
2/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_第3页
3/18
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题调研组来源:光明日报时间:2008 年 42 月 10H专题调研组成员组长:程世蛾(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原主席)副组长:王文章(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组员:李景瑞(全国政协委员、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杨波(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广电总局原党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台长)杨力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原馆长)王合忠(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秦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长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8 月 26 日至 9 月 5 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赴陕西、广西两省区的榆林、延安、西安、南宁、百色、河池、柳州等 7 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进行了为期 10 天的考察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现场观看代表作展演,参观民间工艺展、文物展、民俗艺术博物馆、文化大院,到考察点访问,收集有关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了陕西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感受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弥足珍贵,同时也由衷感到,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本报告是此次调研和调研组成员以其它多种形式调研的综合成果。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 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 2020 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05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