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四则混合运算(教科书1—10 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中 括号,能正确的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2.使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及其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把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获得发 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 1.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2.注重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 P1-3 页例 1,课堂活动 1.3,练习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 18÷9×8 200-17×7 24×5+12 2.说一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根据回答板书: 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再加减 混合运算 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二、进行新课 教学例 1 1.出示例 1 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 200 个灯笼”,“每天做 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 7 天,还剩多少个”。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讨论后回答。(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 200 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 20×7,算式列成200-20×7.) 4.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多媒体课件把对话框改成教材上的。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 20 个”变成“4 天做了 80 个“。(问:题目这样变化后,又该怎么解答呢?) 5.指导学生分析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还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