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课)第1节勾股定理第2课时总第个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3、经历探究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4、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发展数学理念,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四.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1、巩固复习勾股定理的文字叙述;勾股定理的符号语言及变形;2、勾股定理相关习题的简单运用。3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二)展示探究:例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例2.已知: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8cm。(1)等边△ABC的高。(2)求S△ABC。练习: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是10,底边长是16,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例3.已知:在Rt△ABC中,∠C=90°,CD⊥BC于D,∠A=60°,CD=,求线段AB的长。例4.如图,Rt△ABC的面积为20,在AB的同侧,分别以AB、BC、AC为直径作三个半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三)当堂检测:1.已知:如右图,在△ABC中,∠C=60°,AB=,AC=4,AD是BC边上的高,求BC的长。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