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能指标 软件方面 1、响应时间 反映系统处理效率指标 响应时间是从开始到完成某项工作所需时间的度量。在客户/服务器环境中,通常是从客户方测量响应时间。响应时间通常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 2、吞吐量 反映系统处理能力指标 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的度量,在客户/服务器环境中通常是从服务器方进行评估。随着负载的增加,吞吐量往往增长到一个峰值后,然后下降,队列变长。在如客户/服务器这样的端到端系统中,吞吐量依赖于每个部件的运行。系统中最慢的点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吞吐率。通常称此慢点为瓶颈。 3、资源利用率:反映系统能耗指标 二、性能测试定义 1、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 在一定的负载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等特性是否满足特定的性能需求 三、性能测试类型(按测试目的不同) 1、负载测试(Load Testing): 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通过运行一种或多种业务在不同虚拟用户数量情况下,测试服务器的性能指标是否在用户的要求范围内,用于确定系统所能承载的最大用户数、最大有效用户数以及不同用户数下的系统响应时间及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 2、压力/强度测试(Stress Testing): 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通过模拟大量的虚拟用户向服务器产生负载,使服务器的资源处于极限状态下长时间连续运行,以测试服务器在高负载情况下是否能够稳定工作。 3、配置测试(Configuration Testing): 在不同的软件、硬件以及网络环境配置下,通过运行一种或多种业务在一定的虚拟用户数量情况下,获得不同配置的性能指标,用于选择最佳的设备及参数配置。 4、容量测试(Volume Testing): 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向数据库中构造不同数量级别的数据记录,通过运行一种或多种业务在一定的虚拟用户数量情况下,获取不同数据级别的服务器性能指标,以确定数据库的最佳容量。 5、基准测试( Benchmark Testing): 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模拟一定数量虚拟用户运行一种或多种业务,将测试结果作为基线数据,在系统调优或者系统评测过程中,通过运行相同的业务场景并比较测试结果,确定调优是否达到效果或者为系统的选择提供决策数据。 6、并发测试( Concurrency Testing): 通过模拟多个用户并发访问同一个应用、同一个存储过程或数据记录以及其他并发操作,测试是否存在死锁、数据错误等故障。 四、性能测试的执行顺序: 五、性能测试技术概述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