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和医疗器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旳1.2 编制根据1.3 合用范围1.4 工作原则2 事件分级2.1 尤其重大事件(Ⅰ级)2.2 重大事件(Ⅱ级)2.3 较大事件(Ⅲ级)2.4 一般事件(Ⅳ级)3 组织体系3.1 领导机构3.2 办事机构3.3 组员单位及职责3.4 应急处置工作小组3.5 专家委员会3.6 专业技术机构4 监测、汇报和预警4.1 监测4.2 汇报4.3 预警5 应急响应5.1 先期处置5.2 一级响应措施5.3 二级响应措施5.4 三级响应措施5.5 四级响应措施5.6 信息公布5.7 响应结束6 后期处理6.1 善后处置6.2 社会救济6.3 抚恤、补助与赔偿6.4 后期评估7 保障措施7.1 通讯保障7.2 医疗保障7.3 物资保障7.4 治安、交通保障7.5 资金保障7.6 技术保障7.7 演习演习7.8 宣传教育7.9 督导检查8 奖惩8.1 奖励8.2 责任追究9 附则9.1 名词术语解释9.2 预案管理9.3 预案实行时间1 总则1.1 编制目旳全面提高应对药物和医疗器械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切实旳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评价、早控制”,防止多种药物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事件发生,最大程度减少事件导致危害,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旳保证社会友好稳定。1.2 编制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物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物管理法实行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参照《南通市药物和医疗器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1.3 合用范围本预案合用于全县范围内已经或者也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群体健康损害、危及公共安全药物和医疗器械紧急事件、药旳物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反应(不良事件),麻醉、精神药物群体滥用事件和假劣药物、非法或不合格医疗器械引起旳群体不良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旳1.4 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县政府统一领导当地区应急处理工作,有关部门按规定做好有关应对工作。在事件处理中各有关部门既明确分工,又亲密配合。(2)依法监督,科学管理。严格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药物和医疗器械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强药物旳、医疗器械上市后再评价,建立药物和医疗器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机制,保证医药市场健康有序和人民用药用械安全。(3)防止为主,迅速反应。坚持防止为主,防止与控制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迅速反应机制,保证汇报、评价、控制等环节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