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碘标记 在RIA 中,标记抗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测定结果,必须制备比放射性强、纯度高的标记抗原,并保持免疫活性不受丧失。 一、同位素的选择 同位素有稳定性和放射性两种。放射性同位素可利用其衰变时放出的放射线进行测量,这种测量较灵敏而方便,故多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 3H、14C、131I 和 125I 等。在使用上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所进行的放射免疫分析的类型特点,标记物制备和供应情况以及实验室设备条件等作适当的选择(表 8-1)。大多数抗原分子中都含有 C、H 等原子,所以用 14C 或 3H 标记不改变抗原的结构及其免疫学活性,且 14C、3H 半衰期长,所标记的抗原长时间放置后仍可使用,这都是其优点。14C 或 3H标记的不足之处是操作较繁琐,并难以获得高比放射性的标记物;3H 及 14C 放出的都是弱 β 射线,需用较昂贵的液体闪烁计数器方能获得较高效率的测量,且测定操作也较麻烦。但某些抗原用放射性碘标记容易丧失免疫化学或生物学活性者,则仍以采用3H 或 14C 标记物为佳。 表 8-1 标记抗原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性质 放射性元素 半衰期 射线种类及能量(百万电子伏特) β γ 14C 5720 年 0.155 - 3H 12.5 年 0.0189 - 125I 60 天 - 0.035 131I 8.05 天 0.608,0.335,0.250 0.364,0.637,0.722 大多数抗原分子中是不含碘的,引入碘原子就改变了抗原的分子结构,往往容易损伤抗原的免疫化学活性;且放射性碘的半衰期较短,标记物放置后因衰变使放射性降低,因而需要经常制备标记物或要求能定期提供放射性碘标记都能适用,放射性碘放出 γ— 射线,用一般晶体闪烁计数器就能获得较高效率而精确的测量,测量操作也很简单。由于这些突出的优点,目前在放射免疫分析中,使用放射性碘标记物最多。 从应用角度来看,131I 和 125I 又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实验的要求、仪器的条件和放射性碘制剂的规格等条件合理选用。但相对而言,125I 有较多的优点,一是半衰期适中,允许标记化合物的商品化及贮存应用一段时间;二是它只发射28keV 能量的X 射线和 35keV 能量的γ 射线,而无 β 粒子,因而辐射自分解少,标记化合物有足够的稳定性。放射性碘适用于放射免疫分析许多对象(包括蛋白质、肽类、固醇类、核酸类以及环型核苷酸衍生物等)的标记,且操作简单,一般实验室都不难做到。 二、蛋白质与多肽激素的放射性碘标记 要制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