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主要指农业、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范畴内的经济活动。它的对应经济形式是虚拟经济,即以现代金融服务为核心,以股票、债券以及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活动为载体的经济活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牢牢把握”四个字掷地有声,引人深思。中央为何在这时提出发展实体经济?如何才能实现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从国外看,2011 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展望 2012 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正是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发展过快,本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业过度膨胀,直至脱离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才导致了当前的金融危机。而近期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中,实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大国德国保持了较为稳健的态势,为中国提供了借鉴。正反两方面教训和经验告诉我们,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是根本,这个不能动摇。因此,突出发展实体经济,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重要基础。 从国内看,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资金成本增加三个直接原因导致实体经济出现微利局面,而订单减少,出口萎缩,企业税负较重等,也成为制约实体经济生存的主要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调研时就曾表示,一个国家要应对危机,使自己屹立不倒,必须有发达的实体经济。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还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因此,牢牢把握实体经济坚实基础,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在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功经验、正确把脉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需要从三个战略层面谋划和推进。 发展实体经济,一靠营造全社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氛围,二靠政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