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发生在春秋时期,这场政变宣告了春秋的结束,战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 455 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前 438 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赵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前 376 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2沙丘之变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宦官赵高却发动了阴谋,威胁丞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矫诏处死扶苏与蒙恬。隐瞒秦始皇死讯,以咸鱼放到秦始皇车上,遮挡秦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回到咸阳后,他们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就是秦二世。此次政变直接导致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的灭亡,秦始皇的基业结束,也拉开了四年的楚汉之争。3王莽篡汉王莽御王冠即天子位,国号新,称始建国元年(公元九年),莽年五十四岁。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此次政变宣告西汉的结束,王莽失败之后,刘秀开创东汉。4杨坚代周580 年 5 月,周宣帝病死,8 岁的字文阐(周静帝)继承皇位。周宣帝的岳父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581 年 3 月 3 日(北周静帝大定元年二月十四日)杨坚废周静帝为介公,北周亡。同时,杨坚自立为皇帝,筑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为国都,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