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评述VIP免费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评述_第1页
1/4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评述_第2页
2/4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评述_第3页
3/4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评述--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从那时起,人们对这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题。人们谈论最多的一点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否具备享有这种殊荣的功绩和能力。从这些风云显赫的人物的履历和当时各自担任的职务,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授衔的决策受到了几个因素的制约:一、名额有限;二、各人当时的职务。三、各人资历在党内军内的深浅。四、各人的军事业绩。五、领袖人物对各人的好恶。六、军内各个派系的平衡。这六个因素中,第一点是数量因素,没有变通的余地,从双"十"这个数字就可看出这一点了;第五点的作用最小,毛泽东不会把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军衔完全表现在公众面前;第二、三、四点主要体现在排名坐次上。而作用最大的是第六点。中国军队的山头派系是历史上形成的,虽比不上老蒋的国军那么根深蒂固和明目张胆,但也总是一块心病,在中国传统的背景下,共产党人也难以免俗。军内大的派系基本上是红军时期的三个方面军、南方三年游击战加上陕北方面;抗战中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中的五个野战军,这几大派系直接影响到了元帅和大将的授予与否。至于其他几个小的派系,对最高级的军衔授予不起作用,加上历史、人员种种因素错综复杂,在授上、中、少将时都顾不上平衡了。在此先将几个小派系略作交代,算是主题之外的一点逸事。海南岛琼崖纵队。历史最长,几起几落,最高指挥员几易其人。幸存的最高指挥员冯白驹授中将军衔。东江纵队。抗战时中共在华南的唯一武装,四六年从深圳大鹏湾北撤,改编成为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是学生出身,三六年入党,资历太浅,仅获少将军衔。黔桂川滇边区纵队。解放战争时中共在西南的唯一武装,曾是首先直接支援卢汉发动云南起义的共军部队。这支部队历史最短,默默无闻,没有产生将军,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在军史上有过这样一支孤军。东北抗日联军。名声最大,结局却最惨,退到苏联的各支游击队只能编成一个旅。幸存的第二军军长周保中解放战争时任辽东军区副司令,授中将军衔。新四军第五师。名义是新四军,实际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长期"孤悬敌后"。抗战胜利后曾改编为中原野战军,是几支独立部队中最大的一支。"中原突围"后分别编入西北、晋冀鲁豫、华东各野战军。授衔时原五师的旅级指挥员有两名中将,团级指挥员有几名少将。师长兼政委李先念脱离军界,师级指挥员仅参谋长刘少卿授衔时有军职,而他由于别的因素只获少将军衔。决定元帅和大将人选时,还有一个很少有人想到的干扰因素,即国军的"投共"将领。当时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廖运周等人都有军职,必须授衔。而比他们地位更高的国军将领如何安排?当时曾有动议授傅作义大将军衔,但比傅地位更高的程潜、龙云、卫立煌等人这时候都在人大国防委员会里。最后实在无法平衡,只好"一刀切",这几位国军的高级将领均未授衔。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人选的决定过程拖了很久。五三年贺龙率祖国慰问团赴朝,在对志愿军高级将领的一次讲话中评论过军衔制,并以诙谐的口气透露:"军委已内定兄弟我为一名元帅了。"可见那时对人选已酝酿了一段时期了。而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了两年之后,人选才最后确定。在几大派系中,原红一方面军和八路军的势力最大,二十个人选中有三分之二属于这一派系或有极深渊源。陕北方面最弱,仅有大将一人。分别看看显赫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就可明了其中的微妙所在了。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要说明这一点,因内容太多,本文的篇幅不够,当另外写一篇专论。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评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