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自 20 世纪末期开始,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浙江会展业正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会展数量增加,品类增多,规模扩大,覆盖面提高,直接收入大幅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省 150 个国际标准摊位以上的会展,由 1998 年不到 100 场次增加到 2001 年的 180 多场次,会展直接收入由 1998 年的 2500 多万元增加到 2001 年的近亿元。国内会展业自 1997 年以来以 20%的速度增长,1999 年全国性协会参与的会展超过 1300 次,其中国际展和国内展各占一半;2001 年突破 2000 次,会展收入约 40 亿元。另据国际展览联盟统计,2000 年全球大型国际会展 4000 多次,会展收入 2800 亿美元。会展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恰如做菜用的“味精”,产业带动效应较强,间接收益大大超过直接收益。通过会展所达成的招商引资协议额、贸易成交额,由会展带来的旅游收入等相当可观 。从目前来看,会展业对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心城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位条件 、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发展等,逐渐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历史沿革和基本现状浙江会展业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变迁紧密相关。(一)会展活动出现较早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向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明清以来,杭嘉湖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发达,对于推动形成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起了重要的作用。进入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后,以丝绸、纺织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茶叶、丝绸和工艺品为大宗的出口贸易也相当可观。宁波、温州、杭州相继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外国机构和商人陆续进驻,城市建设和功能得到新的扩展,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集聚、信息汇聚、商品交易和商业服务等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零星的会展活动开始在中心城市出现。而严格意义上的会展活动当属 1929 年举办的“西湖博览会”。这个由当时国民党省政府主办的西湖博览会,自 6 月 6 日至10 月 10 日,历时 128 天,共设 8 馆 2 所,授奖 3000 余个,参观人数突破 2000 万。西湖博览会属国内首创,与巴拿马和巴黎博览会一起,成为当时国际上的三大博览会。西湖博览会以“振兴国货”为宗旨,在提高国货特别是浙、杭产品声誉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西湖与浙江的知名度。于 1934 年在杭州建立的绸业市场,则具有展示丝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