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植物文化 一、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作用 “餐翠腹可饱,饮绿身须轻”。花木的神奇作用,人们总会有意无意中身受神领。 走进苏州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充满生机的繁花芳草、嘉木修竹,顿感精神爽朗。与游园有异趣同感的还有观看古画时的心曲变化,欣赏古代山水画的人,都会被画面上或青翠、或葱茏、或婀娜飘逸、或亭亭玉立的各种花木景观所吸引,沁人心肺,神向往之。这就是花木的神奇作用。正如宋代大画家郭熙所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因此,园林有了植物,才会有生机,才会呈现出华滋之美。 一、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作用 植物是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凡是园林都离不开植物。 只要对“园林”一词稍作分析就能看出其中的文化含义 。著 名 园林学 家童 寯 曾 有精辟 解 释 :古字 “園 ”,是一个 非 常 象 形 的文字 ,直 接 告 诉 人们园的主要内 容 :“□ ”是围 墙 ,“土 ”者 形 似 屋 宇 平 面,代表 亭榭 ; “口 ”字 居 中为池 ;“衣 ”字 似 石 似 树 ,植物的造景作用已 经 在这个 古字 中表 现出来 。“林”字 更 说明 花木是园林构 成 的重要因素。 苏州园林植物的造景作用是多 方 面的。作为文人写 意山水园林,在花木配 植上或直 接 或间 接 从 我 国 传 统 的山水画上得到 启 发,甚 至 直 接 运 用绘 画手 法 ,花木造景以不整 形 不对称 的自 然 式 布 置 为基 本 方 式 , 与山石 、水面、建 筑 有机结合 ,形 成 了江 南 园林独 特 的风 格 。这种风 格 的显 著 特 点 是“处 处 如画”,成 为人们欣赏、休 息 和 起 居 生活的理 想 环 境 。 古代造园家巧妙利用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使园林景观用材不多,而顿生意气,古松而显苍劲,柳枝而露柔和,柏与花交植而呈刚柔相济。如网师园看松读画轩前的桧柏苍然耸立,白皮松满枝苍翠,古意盎然;拙政园中部池畔多植柳树,轻丝拂面,楼台掩映,柔情醉人;留园的古木交柯,为古柏与山茶交柯连理之景,构成一幅古朴典雅的画面,耐人寻味。 古代造园家还巧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混合配植中,妙利用树形的大小、枝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造成自然山林的效果。如拙政园中部二岛,用较多的落叶树配植适当的常绿树,与山坡上茂密的竹丛和池边的芦苇相结合,掩映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