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第十五人”的身份之谜裘伟廷曾经在半个多世纪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第三展厅中,中共一大的 15 位出席者有 14 人的照片、生平介绍在墙上一字排开,然而到了第 15 人尼克尔斯基处,除了一个孤零零的名字外,既无史料简介,也无照片展示,仅是一块醒目而无奈的空白。尼克尔斯基也被冠以“神奇第十五人”称号。如此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人生轨迹怎么会被历史长河冲刷得如此洁净?参加中共一大的外国人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8 月 3 日在浙江嘉兴南湖闭幕。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共 15 人,除了毛泽东、董必武等 13 名中国人,还有两名外国人——马林和尼克尔斯基。马林是荷兰人,作为共产国际正式代表,由列宁推举来华。与会的这两名外国人中,人们通常认为,马林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贡献最大。比如,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后来评价马林:“他对中共建党和建党初期的工作,是起了促进作用的。假如不是他来,我们党的一大会议可能要推迟一两年,或许更多一点酝酿时间。”但对尼克尔斯基,人们所知甚少。1920 年 4 月,俄共党员、共产国际使者维经斯基来华。维经斯基在华期间,约见了“南陈(独秀)北李(大钊)”,帮助成立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1 年初,维经斯基离任回国,由俄国人尼克尔斯基接任。长期以来,尼克尔斯基都是谜一般的人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不仅党史讨论者对他知之甚少,而且各种书刊对他的描述也是语焉不详。他的由来、身份、去向,始终是模糊不清的。很多人认为,尼克尔斯基是赤色职工国际派来的,是马林的助手。直到 1986 年,在荷兰发现极为宝贵的“斯内夫利特档案”(斯内夫利特是马林的原名)后,人们才搞清楚了尼克尔斯基的身份。根据“斯内夫利特档案”中马林的手稿,中国学者才知道了以下重要事实:“1921 年 6 月,(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尼克尔斯基到上海工作,我也同时到达那里。”“和尼克尔斯基同在上海期间,我只局限于帮助他执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交给他的任务,我从来不独立工作,以避开发生组织上的混乱。”“尼克尔斯基同志从伊尔库茨克接到指令说,党的会议必须有他参加。中国同志不同意这样做,他们不愿有这种监护关系。”从马林的手稿中,我们知道马林是尼克尔斯基的助手,尼克尔斯基不仅是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还是由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直接派来的。为什么中共一大一些参加者在回忆时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