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摘要:网络隐私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公民隐私本来是个人的秘密,轻易不会被无关人得知,但由于网络上信息传播迅速,获取容易,影响面大,对当事人的影响也远超过过去的年代。因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各种方法窃取了公民的隐私,之后进行各种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侵犯了公民的各种人身权利。特别是近年来电信诈骗分子通过网络购买或者窃取公民隐私,诈骗了百姓大量钱财,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此相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整治公民个人隐私泄漏,但仅仅事后去查处犯罪份子并不能彻底消灭网络犯罪,需要正本清源,认真清理网络隐私泄露的起源,脉络,从法制,监管,行业自律等各方面全面治理泄漏公民隐私的各个渠道,运用法律武器处罚和震慑犯罪分子,让所有网民意识到侵犯他人隐私的严重性质,不敢,不去窃取,传播,非法利用公民隐私。目前国内对网络隐私的相关研究大都集中于如何避免隐私泄漏,没有意识到当今信息时代,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不得不留下许多真实信息,想要完全隐瞒自己的隐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何通过健全法制保护公民个人隐私,通过行业监管封锁漏洞,全社会各方面力量齐动员打击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利用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勒索等犯罪行为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先从理论上研究了有关公民隐私的一些理论成果,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了目前网络隐私方面比较集中的问题,从研究网络隐私权的界定,公民隐私的保护制度,到相关的法律法规,罗列了当前利用网络隐私犯罪的各种乱象,最终给出了对策和解决方案。关键词:隐私泄露网络犯罪公民隐私电信诈骗行业自律2目录1.引言 32.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32.1 选题依据及意义 32.2 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33.相关理论和法律法规 43.1 相关概念界定 43.2 我国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54.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54.1 案例调查和分析 54.1.1 公民隐私连带影响公共组织声誉 54.1.2 跨 25 省区市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64.2 公民隐私保护的漏洞 64.2.1 举报制度有名无实 64.2.2 搜索引擎被犯罪分子利用 74.2.3 数据库等被黑客破解 74.2.4 一些掌握客户信息的企业出售公民隐私 74.3 网络隐私脆弱的成因 75.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对策 85.1 立法保护公民隐私,打击随意泄漏和传播公民隐私的违法犯罪行为..85.2 各部门联动,协同打击 95.3 完善法律保护,行业自律 95.4 总结 106.参考文献 1131.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