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征地维护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经验做法征地拆迁既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关系到被征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极易引发群众体性上访事件,被喻为“天下第一难事”。为预防化解土地征收信访问题,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努力破解征地难题,顺利完成**水电工程、**至乐业二级公路、**县扶贫生态移民与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征地工作,共征收土地23.8万多亩,涉及搬迁安置人口4460户23800多人,无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有效维护了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一、主要做法(一)抓好思想动员,争取群众配合。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征收土地就会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被征地农民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抓好思想动员,争取群众支持配合,是做好征地工作的关键。特别是**水电工程建设,涉及征收我县土地22.30万亩,其中耕地2.2735万亩,需搬迁安置人口21804人,如果前期思想动员工作做得不好,土地征收工作将难以开展,直接影响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无论是国家重点项目还是地方统筹推进项目,凡是涉及征收土地,我们都把群众思想动员工作放在首位,组织人员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思想,宣传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和后期扶持有关政策法规,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为群众答疑解惑。有时时间紧,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多,我们克服人员少等困难,利用周未、节假日或夜晚深入村屯上门动员,让群众充分理解、消除后顾之忧,主动支持配合征地工作。(二)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文明征地。在征地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维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法按程序文明征收土地。一是认真抓好土地权属调查,核实地类,查清涉及的农业人口等基本情况,并做好登记造册。比如,我县第1页共4页20XX年底启动**县扶贫生态移民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试点工程项目建设,该需要征收土地4050亩,涉及**镇**村**等4个村民小组和向阳、下老两个乡镇5个村15个库区移民的生产开发用地。特别是涉及到征收一些原调整给库区移民的“口粮地”,如果调查不准确,就直接影响群众的利益,容易引发信访事件。二是做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让群众充分了解被征收土地的用途、四至范围、地类面积、各地类的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等情况,维护群众的知情权。三是文明征地,征收土地时都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和被征地群众现场指界,准确丈量各地块面积,认定地类,坚持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皮尺量到底。对群众提出异议的,进行反复核实,直到群众签字认可。保证征地工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三)强化工作措施,破解征地难题。为有效保障被征地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我局强化措施,努力破解征地中出现的难题。一是合理制定补偿方案。在制定补偿方案上,我县结合实际,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给予补偿,既保证征地补偿的合法性、合理性,又保证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有发展。比如在**县扶贫生态移民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试点项目征地中,征收旱地均按照当地年产值的21倍标准给予补偿,群众比较满意。二是创新安置途径。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需要搬迁安置的群众,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创新安置模式,采取自由安排、就地安置、统一搬迁、投亲靠友等多种安置途径解决,给群众更多选择机会。比如,**水电工程建设需搬迁安置户4330户,由群众自行选择安置途径,有2050户选择了就地安置,有2047户选择搬迁至县城周边,有233户选择自由安排和投亲靠友。在安置选址方面,由群众自行选址,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总体规划的情况下,政府出资征地,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保证了安置户居住水平有提高,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三是满足群众合理拆求。在征地过程中,对群众提出一些合理诉求和反映的正当情况,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及时向上反映和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尽可能地解决好失地农民后顾之忧。比如,**库区水泥厂路口搬迁安置点,第2页共4页因原后边坡开挖较陡,存在着严重的地质隐患,威胁着100多户移民安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