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1、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同期实施手术的 1496 例患者为讨论对象。将第 1~2 号手术室的 748 例患者分为对比组,男 448 例、女 300 例,年龄 18~61(40.9±3.7)岁;护理时间 5~29(14.3±2.9)d;其中普外科 296 例、骨科 119 例、泌尿外科 85 例、脑外科 22例、胸外科 122 例、妇产科 104 例。将第 3~4 号手术室的 748 例患者分为观看组,男 426 例、女 322 例,年龄 17~63(41.6±4.0)岁;护理时间 5~31(16.0±2.7)d;其中普外科 287 例、骨科 108 例、泌尿外科 88 例、脑外科 2 2、4 例、胸外科 125 例、妇产科 11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第 4 页共 4 页 n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看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统一制作手术室使用的护理标识,种类主要包括标语、腕带、色牌、标牌、印章、标图等,类型主要是环境标识、患者标识、警示标识。①环境标识:手术室环境标识:由于手术室对环境要求特别严格,所以标识要清楚,如污染区采纳红色标识,无菌区采纳绿色标识;手术室器械和设备放置也有要求,不同类型手术设备也要区分清楚;手术室内在患者醒目的位置放置手术进度标识,医护人员要做好自我防 3、护。②患者标识:腕带是临床常使用的身份标识,将患者的具体信息资料填写好,并选择不同颜色的腕带表示患者实际状况,如一般患者使用蓝色标识、重症患者使用红色标识、患儿使用粉蓝色标识。术前由护理人员给患者带上腕带,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人员核实患者信息;大部分手术患者需要多个输液通道,简单出现护理过失,可以采纳不同颜色的标签在醒目的位置标识名称、放置时间等,避开出现过失;部分患者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应当对过敏药物做好标识,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将过敏标识悬挂在输液架上方便医务人员查看,对于有特别状况如合并血液传染病、昏迷、病危的患者采纳红色腕带进行标识 4、。③警示标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简单取错包装类似的药物,当患者需要输注多种药物时要做好药物名称、用药时间、用处等警示标识,采纳不同颜色标签区分内服或外用药物,如蓝色标签表示外用药品、红色标签表示内服药物等。对于要提前抽取到注射器中备用的药物在术前做好标识。使用核对卡进行标识来提示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到达降低护理风险的目的。1.3 观看指标调查问卷依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