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老师课堂纪律管理策略 一、课堂纪律问题的预防策略 (一)新任老师要明确提出教学要求,重申课堂规则 课堂规则是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最基本的课堂行为准则,具有约束和指导学生课堂行为的功能,从而使课堂行为法律规范化。在入学教育时或在第一次课上,老师就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期望及课堂基本礼仪,有必要重申在中小学就已熟知的课堂规则。否则,部分学生以为大学比较自由,加上有些老师又不管,就会不断挑战老师的底线,违反课堂规则,导致课堂秩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无法保证。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老师要充满底气地进行管理,明确地制止违纪行为,并告知学生不遵守纪律的后果。 (二)提高教学水平,增添教学魅力 首先,老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乏味、讲解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悦耳讲的课堂,最简洁产生纪律问题。所以,老师课前要仔细备课,细心设计教学活动,恰当规划教学过程,使教学环节紧凑,时间支配合理、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内容丰富,理论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样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吸引到课程的学习上来。有商量者指出,通过使学生主动地并不断地从事有价值的活动,可以预防或者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削减课堂管理问题。开展互动式教学,鼓舞对话是督促学生参加课堂的有效途径。课堂中老师适当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思索,又能维持课堂纪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较少因为走神而受到指责。总之,让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是削减问题行为的有效方式。其次,老师应当转变教学姿态,激情授课。老师在课堂上只有一个声音、一个表情、一个手势是远远不够的,在单调乏味的气氛中,学生极易分心和打瞌睡。课堂就像舞台,老师就是导演和演员,老师既要有导演的指挥才能,还要有演员的表演才能,擅长通过肢体语言来调整课堂气氛,根据教学情节变换老师的各种行为。此外,老师讲课要有激情,“以情传情”,以自身的热情来点燃学生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潜能,让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树立民主平等的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首先,老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敬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把自己当成权威和课堂把握者,而是一个管理者、合、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管理的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宠爱仰慕这个老师,就会主悦耳课,主动参加课堂互动,课堂纪律问题大大削减。学生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