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A.1954 年宪法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1957 年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7。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C).A.个人所有财产 B。依法规定享有的财产C.个人合法财产 D.公民收入和储蓄8.下列行为引发的争议,哪个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行政机关派工作人员到市场上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B.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C。认为行政机关的任免决定不合理D。认为当地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选 B,A 是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C 是内部行政处理,走监察程序,D 对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9。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附加刑的是( )。A。罚金 B。没收财产C.驱逐出境 D。剥夺政治权利本题不严密:命题人的答案应该是 c我国刑法第 34 条规定;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而我国刑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由于驱逐出境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故符合附加刑的基本特征。由于驱逐出境仅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包括具有外国国籍与无国籍的人),故是一种特别的附加刑。10.公司犯下下列哪些罪时,实行双罚,即单位处罚金,同时要求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B).A。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B。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C。挪用公款罪 D。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1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下面对“纳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A。只要负有直接纳税的义务,就是纳税人B。纳税人包括所有法人和自然人C.纳税人是由税法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D。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1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A)。A.少数民族代表 B.妇女代表C。华侨代表 D。军队代表选 A,宪法原文13.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D)就发生了变更。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14。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B).A。法律规范性法律文件 B。非法律规范性法律文件C。司法机关公文 D.证据1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由(C)处理.A.专门委员会 B。委员会 C。委员长会议 D。秘书长16。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B)。A。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