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砖砌体工程5。1 一般规定5.1。1 本章适用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工程。5.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说明:5。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根据砌体外观质量的需要,应采纳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块材.5。1.3 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纳多孔砖.说明:5。1。3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有的处于水位以下,在冻胀作用下,对多孔砖砌体的耐久性能影响较大,故在有受冻环境和条件的地区不宜在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采纳多孔砖.5。1.4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 1~2d 浇水湿润。说明:5。1.4 砖砌筑前浇水是砖砌体施工工艺的一个部分,砖的湿润程序对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对比试验证明,适宜的含水率不仅可以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同时,适宜的含水率还可以使砂浆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摊铺流动性能,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满度。这些对确保砌体施工质量和力学性能都是十分有利的。适宜含水率的数值是根据有关科研单位的对比试验和施工企业的实验提出的,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 10%-15%;对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 8%-12%。现场检验砖含水率的简易方法采纳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 15—20mm 时,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5.1。5 砌砖工程当采纳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 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 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 500mm。说明:5.1。5 砖砌体砌筑宜随砂浆随砌浆。采纳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陕西省建筑科学讨论设计院的试验表明,在气温 15℃时,铺浆后立即砌砖和铺浆后 3min 再砌砖,砌体的抗剪强度相差 30%。施工气温时,影响程度更大。5.1。6 240mm 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说明:5。1.6 从有利于保证砌体的完整性、整体性和受力的合理性出发,强调本条所述部位应采纳整砖丁砌。5.1.7 砖砌平拱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 5mm;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 15mm。 拱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 20mm,拱底应有 1%的超拱.说明:5.1.7 砖平拱过梁是砖砌拱体结构的一个特例,是矢高微小的一种拱体结构。从其受力特点及施工工艺考虑,必须保证拱脚下面伸入墙内的长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