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 1《解剖学》教学资源现状 1.1 学生人数多 高校中学生数量较多,导致班级数量也相对较多,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设备和实验材料数量有限,很多学生都出现了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例如,笔者在学习《解剖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设备比较落后,上实验课时,教学视频比较模糊,很难辨别清楚视频中老师在实体讲解时所指的位置。这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厌学、上课打瞌睡等情况。 1.2《解剖学》教材落后 现有的《解剖学》教材比较落后,已经不适合新环境下对解剖学提出的要求,而有些高校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教材在内容和编制上极为落后。近几年,新出现的生物解剖学知识并没有被融入教材中,同时,教材的编制不清楚,没有根据科学、合理的顺序设计,导致学生在学习《解剖学》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抑制了他们学习解剖学的热情。 1.3 教学条件简陋 我国大部分高校历史悠久,教学设施比较简单,并且其技术含量过低,很多新型教学媒体设备短缺,实验室建设也过于单一。这样,就必定会导致教学资源短缺,教学形式单一,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解剖学》本身就是一门相对来说较为难懂、难记的学科,假如教学内容不够精彩,教学设备不充足,就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偏低,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开发并完善《解剖学》实验室教学资源 2.1 制作并更新大体标本 《解剖学》实验室内的实验标本对实验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标本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医学院必须积极制作大体标本,根据教学方向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标本。为了帮助学生清楚地辨别毗邻器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性,医学院还可以制作能够显示器官位置和形态特征的标本,并及时替换被损坏或结构不全的标本。在新环境中,《解剖学》标本资源越来越丰富,并且标本质量也越来越高。医学院可以根据所需购置部分塑化标本,比如肝、肾、肺、胃、带血管骨等器官,以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系统。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解剖学》过程中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心中形成《解剖学》知识网络。 2.2 建立新展标本实验室 《断层解剖学》在培育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使用价值。因此,在现代医学进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开设《断层解剖学》课程。《断层解剖学》课程与断层标本紧密相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