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 郑京平 杨京英 一、进行信息能力与信息化水平测算工作的背景和意义当世界迈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以微电子、计算机、光纤和卫星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全球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并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在全球的普及,使人们不受时空的限制而更为自由和快捷地沟通信息,信息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信息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信息能力的大小正在成为决定生产力进展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发达国家竞相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加大信息产业投资力度,加快信息产业的进展,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以便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进展的强大动力,信息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中国信息产业的进展,提高中国信息能力和信息化进展水平,对于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国信息产业有了较快的进展,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在世界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发达国家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与壮大的背景下,中国信息化建设亟需加快进展。中国政府适应世界进展的趋势,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进展和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quot;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进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也指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进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国家进行经济进展战略决策对信息化进展水平评估的需要,为中国政府制定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进展战略与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量化参考依据,我们讨论和建立了对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与测算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根据这套体系和方法,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信息能力及对中国各地区间的信息化进展水平、进展进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量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