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讨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6(二)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运动 7(三)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早期进展与其对人事管理的影响 8(一)巴克和人力资源职能理论 11(二)迈尔斯和人力资源模式理论 12(一)人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13(二)20 世纪 80 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展 14(一)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16(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17(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 17(四)员工技能多样化 18(五)劳资关系问题 18(六)员工和企业的利益问题 18(一)人力资源环境的挑战 19(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20(三)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变化 27(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战略贡献者 281 提高企业的绩效 292 扩展人力资本 293 保证有效成本系统 30(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31(三)舒勒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33(四)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371 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382 知识工作者的开发与管理 383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384 网络化组织 381 人力资源管理选择前的实践 442 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实践 453 人力资源管理选择后的实践 45C/I =(ST + MT)/ I50[(12 X 8 X 1)+(20 X 8 X 0.5)]/ 8 = 22(元/人)50C + D + V + M = R + G61(一)员工个人绩效 701 生产率 702 生产质量 733 服务 73(二)个人绩效与企业效益的关系 73(四)古典产品导向型(Classic Product Leader)78(五)古典客户导向型(Classic Customer)78(一)企业组织类型 791 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81(3)人力资源管理由机构正式明确的规划程序决定 81(7)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有较高的基本工资水平 81(三)宏观经济进展的影响 82(一)人力资源指数概念 83(二)人力资源指数的容 84(三) 人力资源指数问卷 84(一)人力资源指数的统计标准 88(二)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指数概况 88(三)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指数因素分析 91(一)基本结论 94(二)政策建议 941 积极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有效推行人力资源规划 943 引进、招聘和培训,提高中国企业现有人力资本质量 954 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估与激励系统 95一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与企业效益变化 96二、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效益的作用机制 99三 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上的人力资源管理 101一 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协调 102二 个体层面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效益的实现 103三 组织层面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