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分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分析_第1页
1/8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分析_第2页
2/8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分析_第3页
3/8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分析 摘要:理想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加,发挥其主体性。通过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在课堂上开展节奏、形体动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参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培育其制造力,从而使教学更具有新意。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农村小学;主动参加;音乐教学 在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都喜爱上音乐课,但长久以来,音乐课几乎就是“唱歌课”,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们坐着听、跟着唱,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并且师生间沟通合作的机会少,仅有的提问环节也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才参加,真正的课堂互动并没有得到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奥尔夫首创。其最大特点是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其教学过程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的演绎,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并掌握音乐。对农村小学来说,音乐课堂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走进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呢? 一、结合身体动作,主动参加 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之源泉。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在教学中,假如你忘记了学生是有身体的话,你一定会后悔莫及。”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的感受和表现音乐。在一年级音乐课《爷爷、爸爸和我》节奏律动教学中,我从身体动作入手,首先让学生模仿爷爷走路的姿势,学生们步履蹒跚、走得很慢;然后再让他们模仿爸爸走路,他们走起来很是神气;最后模仿自己走路的时候都激动得跑起来了。这时分别把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走路姿势和节奏连线。通过这种律动游戏,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三种节奏型。 二、创设教学情境,玩中启发 根据奥尔夫教育理论的观点,音乐教学中要着重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内容不仅要简单、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要有游戏趣味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内容载入到游戏环节中,寓教于乐,便可培育学生的浓厚兴趣,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得到启发。在上二年级《大钟和小钟》课程时,课前做好情境卡片。学生伴随着《在钟表店里》音乐走进教室,然后采纳情境引路,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是钟表声音。接着我向学生播放《大钟和小钟》音乐,并介绍说:“今日老师跟同学们带来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