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分析 摘要:在德智体美教育的全面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得到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本文就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创新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措施 小学音乐教育是素养教育的一部分,是培育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进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养教育的不断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也不断推动,小学音乐教育走出偏重于知识灌输、专业技能训练的误区,转为对学生兴趣、素养、能力、个性的全面培育。小学音乐老师必须注重立足于学生主体的进展,创新音乐教育方法。 一、树立创新音乐教学意识 小学音乐老师应该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进展和创新,及时的了解并汲取新的知识,探究新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培育自身的制造性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用音乐的动作和音乐的语言向学生传递音乐美感、音乐情感和音乐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音乐教学素材 目前,由于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课本以外优秀的音乐歌曲层出不穷,有的作品学生很是熟悉,也有的作品学生很是陌生,老师可自行补充教学素材,可以多教授学生感兴趣又比较熟悉的音乐歌曲。例如:优秀儿童频道中的主题曲《大风车》或者其它脍炙人口的歌曲,如《蔬菜歌》、《灰姑娘的梦》等作品,既好听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利于学生体会歌曲蕴含的情感和崇尚真善美的世界。会器乐的老师还可以把吉他、口琴、小提琴等乐器带入教室,给学生演奏助兴,为音乐教学素材又注入学生喜爱的一抹色彩。又如,在教授《森林的歌声》一课时,学生为歌曲伴奏环节,提倡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元素为歌曲伴奏,借助森林动物的各种形象,让学生在角色板眼中进行音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教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书中“布谷鸟”和“青蛙”按节奏标记的叫声。这样,巧妙地加入自创伴奏,更利于学生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 三、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唱歌曲,一般是老师先范唱,然后,再逐句教唱学生,通过反复教唱,达到会准确演唱歌曲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既单一又缺少创新性。笔者认为,音乐学科本身就是需要欣赏和体验的艺术,在音乐艺术的倾听体验之中,让小学生得到启蒙,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