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小说细节描写讨论论文 关键词:当代小说高晓声细节描写作用分析 摘要:细节的高度真实准确,是小说创作中刻画人物和再现生活的重要手段。细节是艺术的血脉,既不能离开艺术本体而单独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的意义和特别作用。高晓声是善于经营小说细节艺术的作家。文章围绕其小说细节作用展开分析,进而为全面了解高晓声的小说艺术作出努力。 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艺术世界。高晓声是专注于当代农民生活的小说家。在他的小说艺术世界中,农民的生活形态是活生生的。他以农民活生生的生活形态揭示了宽阔农民在中国农村政治经济的变化进展过程中的生活心态和生活状态。他热切关注着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他在后来的很长时间内,都保持着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但是,高晓声并非以摄纳巨大生活容量为优长的作家,他善于从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中捕捉细节。我认为,这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认知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由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行为为基础而重构的历史生活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为了这“真实”,作家抛开宏大的叙事,而专注于小说艺术的“细节”。“任何细节在具体作品中,都不应该是下意识的。它都是人物对生活与对象审美态度的暴露,都是根源于心灵的情感物化的外在表现,也都是作家通过艺术典型体现自己对生活理解的细微情感的表达。”{1}因此,重视细节描写,是小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高晓声的探究是有艺术个性的,也是富有成就的。这为人们解读文本,进行艺术审美讨论,提供了更宽阔的视域。 一、丰满人物形象 1928 年出生于江苏武进的高晓声,1950 年新闻专科毕业,曾在江苏省文化局工作。1957 年因发表短篇小说《不幸》,被错划为右派,遣送回原籍接受劳动改造。由于特别的经历,高晓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的喜怒哀乐,他都烂熟于心;农民的所思所想,他都清清楚楚。“当创作主体对客观生活有所感、有所思的时候,他就不自觉地要对生活的社会特性作意识形态上的认识和评价,而随着这种认识和评价的深化,这种不自觉于是就进展为自觉了,有意识了,他就要进一步发掘其蕴含的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接着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把它呈现出来。”{2}所以,到 1978 年平反后,重新执笔,农民形象自然成为他的艺术世界中的主角。农民的生活是复杂的,决定了农民的性格是复杂的,如何去表现好这些农民复杂的个性,则是高晓声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文学是人学,又不仅仅是人学,而应该把握人的生活和灵魂的一种历史审美学。”{3}...